有望发现更多的早期肿瘤患者,减少癌症死亡人群
2014年12月12日,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大数据”预测肺癌、肝癌等早期肿瘤研发项目启动仪式,这标志着今后将有望发现更多的早期肿瘤患者,争取早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癌症死亡人数。
中国抗癌协会指出:90%的早期癌症是没有明显症状的;80%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诊断和治疗时机。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35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为260万,癌症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第一杀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著名肿瘤专家张晓东教授介绍,“如果是早期胃癌,不用一万元就能根治;如果是晚期胃癌,花几十万也很难生存两年。”“千万不要因为‘我没有症状’就不去检查,癌症早期大多是悄无声息的,等到出现了明显症状就晚了。”科学实验证明,“大数据”价值提取技术可精准锁定癌症高风险人群,及时预测早期癌症。12月12日,国内首个“大数据早期癌症预测平台”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该平台是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北京一网数据软件有限公司,在大数据医疗领域共同合作的一项创新成果,有望为中国公共卫生政策带来大数据革命。
市第二人民医院葛阳院长介绍,“大数据早期癌症预测平台”可精准预测癌症高风险人群,及时动态预测早期癌症;早诊断、早治疗可使早期肿瘤患者延长寿命甚至完全治愈。现有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测、活体细胞取样等技术,过程繁琐、成本过高,且对身体有一定伤害,令许多潜在癌症患者望而却步,自愿筛查率偏低。
启动会上,北京一网数据软件有限公司专家作了学术报告,报告指出:“预测平台借助国际领先的大数据价值提取技术,对数万名癌症患者和十几名健康者的血常规、血生化和尿常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后,采用具有显著性、能够区分癌症患者和健康者的血尿指标建立的一套早期癌症预测平台。大数据早期癌症预测平台建成后,经过2014年1月到7月上万名癌症患者和十几万名健康者血尿化验数据的验证,预测平台的7种早期癌症预测模式的准确率均超过95%,平均为96.8%。”
据介绍,2012年5月,美国6家联邦机构为“大数据和癌症特性的研究”项目提供了2亿美元的资助,开启了人类利用大数据研究、预测和治疗癌症的序幕。2014年6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主持召开全国政协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国家将选择医疗、金融、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企业和学术界在基础技术领域进行研究,抢占“大数据”技术竞争的国际制高点。之后,中南大学成我国首尝“螃蟹”的高校,投亿元资金启动“湘雅临床大数据建设”项目,展开大数据在临床医学领域大范围、系统性的探索和应用的研究。2014年10月18日,北京安贞医院和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国内首个心血管医疗大数据中心战略合作项目。该计划为期5年,通过建立心血管大数据中心,探索并逐步完善中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同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并揭牌,据悉,该中心致力于以医疗健康,特别是个性化医疗健康为中心应用,建设健康大数据平台,从医疗健康数据的存储、分析、建模、使用等角度研究数字化生命的关键技术。目前,中科院、高校和医疗界纷纷启动大数据项目的研究与数据中心建设,并以此展开大数据在临床医学领域大范围、系统性的探索和应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认为:“大数据应是建立在对全群体的健康相关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自动采集,通过趋势分析可能对疾病的诊治产生影响,如能实现,将是中国对世界健康的一大贡献。”
在谈到“大数据早期癌症预测平台”的社会价值时,葛阳院长认为挽救三分之一的中国每年350万新增癌症患者的生命,以及每年为国家节省上千亿元的医疗费用,将是我们的重大责任和对中国梦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