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网站(http://www.fysey.cn)!

 欢迎访问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网站(http://www.fysey.cn)!

通知公告
炮铺街:一条以鞭炮得名的街
来源:《颍州晚报》作者:曹芹 郭海洋发布时间:12-06-28浏览次数(7190

2012728《颍州晚报》A07

 

鼓楼广场北侧,妇幼保健院门前有条不足400米的路,叫做炮铺街。南临鼓楼广场,北面是妇幼保健院,还有大大小小林立的商业铺面,街上白天车水马龙,晚上繁华热闹,让人很难和“老街”二字相联系,更难以想象为什么会叫炮铺街。

但当你翻开老者们的记忆闸门,那些古老的炮竹店、昔日的保健所、象征英勇的纪念馆、孩童嬉戏的染布房、沁人心脾的大碗茶……一切便如洪水般滚滚涌来,让你瞬间读懂一条老街的前世今生。

炮铺街,一条以鞭炮得名的街

“实际上应该叫爆铺街,因爆和炮音相近,大家一般把爆竹称为炮竹,所以叫炮铺街。”街上的老人吴奶奶解释道,炮铺街的由来,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条街上有八九家以制鞭炮为业的生意人。

吴老曾听父亲说过,街上的那八九家制鞭炮的作坊和门面房,他们的祖辈都会制鞭炮。那个时候,没有机器炮,也没有外地来的炮,只有当地生产的炮竹。此街成为阜阳生产炮的专业街,连周围的城镇也来到这里买炮。炮铺街的生意红火了50多年,远近闻名。

其中,鲁姓、赵姓、杨姓、实姓、时姓、张姓几家炮店是相对较大的。尤其以鲁家的炮店“鲁万顺”,生产的炮竹质量最好。

俗语说:“点火、放炮七十二道。”也就是说做得成一挂鞭炮得七十二道工序.比如切纸、擀炮、捆成盘切割、装药、放捻等。吴老说,小时候总听街上的说,一挂一万响的鞭炮,至少得三四个人四天才能干出来,每天还得把整个炮铺检查一遍才敢睡觉。“每天晚上都能看到炮竹铺子里提着豆油灯在铺子里巡视的身影。”对着这些画面,吴老至今记忆犹新。

干炮竹生意是很辛苦的,加上后来解放后,各地的炮竹多了,这条街上的炮竹生意也没那么好了,几家炮竹店就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仿佛它们从没存在过一般。

变迁中的保健所和纪念馆

“以前,炮铺街很窄,只有三四米宽,都是石条路。”今年41岁的张强说,小时候,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光着脚在上面跑来跑去。

    张强说,上世纪80年代初,妇幼保健院还叫妇幼保健所,只是一个小门诊,房子不大,只是几间草房,有一个大木门,巷子也小,车子很难进来,很多时候,救护车都是停在路口,然后把病人用担架抬进来就诊。“不过当时穷人比较多,来医院就诊的人也不算太多。”张强回忆,大概到了90年代初,妇幼保健所改名为妇幼保健院,也就是六院,房子也开始翻盖了,后来几经改建,便成了现在的样子。

张强眯着眼睛,躺在藤椅上,不经不慢地叙述道,在妇幼保健所的旁边,还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面有手枪、机枪、手榴弹、军官服装、照片等纪念品,听说有些还是连长营长级别的。他们一群男孩子经常会翻墙头,爬进去看那些纪念品,想象着战争时的英勇场景。

“烈士馆门口有三个石像,看着很气派。”张强的女儿张梦宇说,当时还是不要门票的,每到清明节时,很多大人就会带着孩子来参观,热闹得很。大约四五年前,妇幼保健院买走了纪念馆的地,拆了纪念馆建成了现在的小儿科门诊,听说纪念馆好像挪到了九里沟去了。

“可惜了,不然还可以经常到里面逛逛。”

染布房,孩子们的童年乐园

街西头,有一个染布房,那里可是孩子们的乐园。当时的染布房,是一排大约有200多平方米的草房子,房子里不是一间间房间,而是一览无余的大通道。房子前面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摆了很多圆形的大缸,缸里都是各种颜色的染料,每个缸颜色都不一样,有红的、蓝的、黄的……还有一些缸是用来装清水的。孩子们经常会偷偷跑进来,在院子里打起水仗来,把缸里的清水洒得满地都是,偶尔还有调皮的,泼起染缸里的染料,给小伙伴画个大花脸。

除了染料,布匹也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当时,没有花花绿绿的布料,都是清一色的白洋布,工人们用板车把一卷卷布匹运进来,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后,这些布都要放在院子里晾晒上几个晴天。此时,孩子们便会借助这些布匹玩起捉迷藏来。“当时都是成卷的布,大概一米多宽,非常长,很适合玩捉迷藏。”当然,孩子们也经常会被染布房的工人们逮个正着,但由于大家都是邻里邻居,互相之间熟得很,即便被发现,最多也就是呵斥几句,又不会赶他们走,隔天孩子们还是会继续溜进去玩耍。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染布房渐渐衰落了,在里面玩耍的孩子们也长大了,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就随着染布房一起尘封起来了。

大碗茶,老者们的休憩所

在染布房的对面,还有一间茶馆,是卖大碗茶的,是一户姓杨的人家开的。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那里可是炮铺街不可缺少的一个好场所。

“就跟北京的大碗茶是一样的,当时普通百姓家里是不准生火的,也没有饮料,想喝茶,只能去茶馆。”今年74岁的李振兴老人摇着蒲扇,散着步,慢慢地说道,尤其是赶会的时候,到茶馆歇脚喝茶的人很多。

李老说,那是一间不大的门面房,屋前搭了个大布棚,里面摆上两个方形八仙桌,桌子周围围了一圈条凳。“当时的凳子都是整体的,不能挪动的,桌子周围可以坐上一大圈人。”说起茶馆,李老显得有些兴奋,据他描述,每到午后黄昏,很多老人来到茶馆里,点上一壶茶,再花一分钱,旁边亭子里还有唱大鼓书的,只要再花上一分钱,便可以边喝茶,边聊天,顺道还能听听大鼓书,好不惬意。

“当时的茶,味道是很不错的,烧茶的水也都是从河里提回来的。”李老啧啧了嘴,仿佛在回忆大碗茶的味道。

后来,改革开放了,日子也好了,家家户户都用上自来水了,也就很少再有人去买茶喝了,没多久,茶馆的老板就改行开饭店,把茶馆关闭了。“再后来,连那些唱大鼓书的老人也不在了,现在这些老艺人大多已不在世了。”

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记忆

生活在变,老街在变,人们的心境也在变。如今,这条街道,白天车水马龙,晚上人流如织,显得异常繁华,再也看不出昔日老炮铺街的影子了。

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看着眼前的车流人流,听着街头小商贩的叫卖声,望着广场上休闲娱乐的人们,很难嗅出这条老街的古朴气味,更难感受到老街的隽永。

而街上的人也多半换了个遍,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些摇着蒲扇,傍晚时分,准时出现在广场上散步的老人。他们仿佛是炮铺街远古记忆的守望者,只有从他们身上,才能让人心生感慨“容颜易逝,记忆永恒。(见习记者曹芹/郭海洋/


上一篇下一篇


 

站内搜索:

 

 
 
进入编辑状态